大家好,给大家分享一下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的意思,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一点。下面详细解释一下。现在让我们来看看!
1、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;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
2、我曾经整天思索,(却)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(多);我曾经踮起脚远望,(却)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。登到高处招手,手臂并没有加长,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;顺着风呼叫,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,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。借助车马的人,并不是脚走得快,却可以行千里,借助船只的人,并不是能游水,却可以横渡江河。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,(只是君子)善于借助外物罢了。
1、【名句】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
2、【注释】假(jiǎ):凭借。舆(yú):车。致:到达。楫(jí):船桨。绝:横渡。凭借车马的人,并不是他擅长走路,却能到达千里远;凭借船桨的人,并不是他擅长游泳,却能横渡大江大河。
1、“绝弦”这个典故出自于战国吕不韦《吕氏春秋.本味》
2、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。钟子期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
3、伯牙擅长弹琴,钟子期擅长倾听。伯牙弹琴的时候,心里想到高山,钟子期听了赞叹道:“好啊!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!”伯牙心里想到流水,钟子期说:“好啊!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!”
4、伯牙心里想到什么,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说出他心里想的。钟子期去世后,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。于是,他把自己最爱的琴摔碎,把琴弦挑断,终生不再弹琴。
1、①〈动词〉断;断绝。《共工头触不周山》:“天柱折,地维绝。”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秦王惊,自引而起,绝袖。”
2、②〈动词〉隔绝;隔断。《三峡》:“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”【又】〈形容词〉隔绝的;封闭的《桃花源记》:“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。”【又】〈形容词〉极远的。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班超久在绝域,年老思土。”
3、③〈动词〉绝交;断绝往来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楚怀王贪而信张仪,遂绝齐。”
4、④〈动词〉停止;止歇。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蝉则千转不穷,猿则百叫无绝。”《口技》:“忽然抚尺一下,群响毕绝。”
5、⑤〈动词〉绝命;死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我命绝今日,魂去尸长留。”
6、⑥〈动词〉横渡。《劝学》:“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”
7、⑦〈名词〉旧诗体裁之一。王实甫《西厢记》:“我且高吟一绝,看他则甚。”
8、⑧〈形容词〉到极点的;不能超越的。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奇山异水,天下独绝。”
9、⑨〈副词〉极,最,非常。《核舟记》:“佛印绝类弥勒。”《游黄山记》:“众壑纵横,真黄山绝胜处。”
10、⑩〈副词〉绝对;完全。《促织》:“而心目力俱穷,绝无踪响。”
楫的中文解释部首笔画部首:木部外笔画:9总笔画:13五笔86:SKBG五笔98:SKBG仓颉:DRSJ笔顺编号:1234251122111四角号码:46941Unicode:CJK统一汉字U+696B基本字义1.划船用具:舟~。